新闻中心News

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

2025-09-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厅里,金属剑尖碰撞的清脆声响再次有节奏地回荡起来,十几名年龄不一的小剑客身着白色击剑服,头戴护面,在剑道上灵活移动步伐,手中长剑或刺或挡,眼神专注,场边,一位气质干练、目光敏锐的中年女性正静静观察着每个孩子的动作,不时点头微笑——她便是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

“看到孩子们重返剑道后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训练场上再次响起充满活力的呐喊声,这是我近期最感欣慰的时刻。”王钰在接受专访时如是说。

重返剑道的孩子们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北京市各类体育运动场所陆续恢复开放,击剑运动作为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正在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据王钰介绍,目前北京市已有超过80%的击剑训练场馆恢复正常运营,学员回流率超过75%,其中青少年学员占绝大多数。

“击剑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方式。”王钰表示,“它能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决策力和应变能力,这些品质将受益终身。”

在海淀区一家击剑培训中心,10岁的学员张子涵刚刚结束训练,满头大汗却兴致勃勃:“我练习花剑已经两年了,特别喜欢击剑服和面罩,感觉自己像个骑士,前段时间不能来训练,我每天都在家里练习步伐,现在终于可以回到剑道上和朋友们一起练习了。”

击剑运动的独特价值

击剑运动源于西方贵族决斗文化,现已发展成为一项集技巧、智慧与礼仪于一体的现代体育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击剑运动在中国逐渐普及,特别是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及其家长的青睐。

王钰分析认为,击剑运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多重价值:“击剑能够极好地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这项运动要求参与者时刻思考对手的意图并迅速做出决策,有助于培养战略思维;最重要的是,击剑运动强调礼仪和尊重,比赛前后选手必须互相致意,这种体育精神的培养对孩子的品格形成至关重要。”

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

北京市击剑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市接受过系统性击剑训练的青少年已超过3万人,常年坚持训练的约有1.2万人,这一数字较五年前增长了近三倍。

创新教学模式吸引青少年

为更好地推广击剑运动,北京市击剑协会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王钰介绍说:“我们开发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击剑启蒙课程,通过游戏化教学降低入门门槛,我们还推出了‘击剑进校园’计划,目前已与北京市40余所中小学合作开设击剑选修课或社团活动。”

在朝阳区实验小学,击剑课程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选修课之一,体育教师李老师表示:“孩子们对击剑课充满热情,每节课都认真练习,我们发现通过学习击剑,一些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变得更能专注做事,一些内向的孩子也变得更加自信。”

除了线下教学,北京市击剑协会还开发了线上教学平台,提供击剑理论知识、技术分析和历史文化的视频课程,王钰表示:“线上平台不仅是在特殊时期的补充,更是我们长期规划的一部分,它能够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了解并接触击剑运动,同时也为在训学员提供了复习和巩固知识的渠道。”

科学训练与安全保障

随着击剑运动的普及,训练安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王钰强调:“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要求所有会员俱乐部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包括定期检查器材、配备专业教练和急救人员、制定应急预案等。”

北京市击剑协会近期修订了《北京市击剑运动培训规范》,进一步细化了青少年击剑培训的安全要求和教学标准,协会还组织了多期教练员培训班,提高教练队伍的专业水平。

“对于青少年击剑训练,我们反对过早专业化,主张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王钰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冠军,而是让更多孩子享受击剑运动的乐趣,在运动中健康成长。”

赛事体系与人才选拔

健全的赛事体系是推动运动项目发展的重要环节,北京市击剑协会建立了分级分类的青少年击剑竞赛体系,包括新手赛、等级赛和冠军赛等不同级别的比赛,满足不同水平选手的需求。

“比赛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目的。”王钰说,“我们鼓励孩子们参与比赛,主要是为了让他们体验竞技氛围,学会面对胜负,培养体育精神。”

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上,来自各区的500余名小选手参加了比赛,12岁的重剑选手刘子轩在比赛中表现突出,获得了所在组别的亚军。“我很喜欢比赛的感觉,既紧张又兴奋。”刘子轩说,“赢比赛当然开心,但更重要的是我能和不同对手交流技术,结交新朋友。”

对于有潜力成为专业运动员的苗子,北京市击剑协会与专业队建立了输送机制,王钰表示:“我们会关注各级别比赛中的优秀选手,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平台,但同时我们始终坚持,青少年击剑运动的普及比提高更重要,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家庭支持与社会关注

青少年参与击剑运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王钰注意到,近年来家长对击剑运动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过去很多家长认为击剑是‘贵族运动’,门槛高、花费大,随着击剑运动的普及,参与成本已经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家长们逐渐认识到击剑运动对孩子全面发展的价值。”

海淀区一位学生家长王女士表示:“我女儿练习击剑三年了,最初是因为她觉得击剑服很帅,但现在我发现,通过击剑训练,她变得更加自信、果断,做事更有计划性,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社会关注度的提升也为击剑运动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近年来,多家媒体对击剑运动进行了报道,一些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击剑元素,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击剑运动的认知度。

未来发展规划

展望未来,王钰表示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推进多项工作:“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击剑运动的覆盖面,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和参与这项运动;我们将完善培训体系和教练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北京市击剑运动水平的提高。”

王钰特别强调:“我们的核心目标始终不变——让更多孩子享受击剑运动的快乐,通过击剑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看到孩子们在剑道上专注的眼神、流畅的动作和快乐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

在采访结束时,训练厅里的小剑客们正在整理装备,准备结束今天的训练,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刚才练习中的技术动作,笑声不断,这种重返剑道的快乐,简单而纯粹,正是王钰和所有击剑推广者努力的意义所在。

随着北京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击剑运动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王钰等专业人士的推动下,相信会有更多孩子踏上剑道,体验这项古老运动的魅力,在挑战自我中获得成长与快乐,击剑运动的未来,正如这些年轻剑客们手中的长剑,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