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中国男篮大名单正式公布,徐杰压哨入围,郭士强麾下爱徒引热议
北京时间2月20日,中国篮球协会正式公布了新一届中国男篮集训大名单,这份包含16名球员的名单将备战2025年亚洲杯预选赛第一窗口期比赛,计划于2月22日至3月3日进行集训,令人瞩目的是,广东队后卫徐杰在最后时刻成功跻身名单,而来自广州队的祝铭震入选则引发篮球圈的广泛讨论。 本次名单呈现出明显的新老结合特征,周琦、胡明轩、赵继伟等经验丰富的核心球员继续领衔,同时杨瀚森、廖三宁等年轻面孔首次入选成年国家队,显示出教练组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 具体名单包括:赵继伟、付豪、阿不都沙拉木、程帅澎、余嘉豪、胡金秋、朱俊龙、胡明轩、杜润旺、徐杰、廖三宁、杨瀚森、王睿泽、赵嘉义、崔永熙和祝铭震。 中国篮协在公告中表示,这份名单是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与伤病情况,由中国男篮教练组综合评定后最终确定,集训将于2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进行,期间球队将参加2025年亚洲杯预选赛第一窗口期与蒙古国和日本队的比赛。 最引人关注的是广东队后卫徐杰的入选,这位身高仅1米79的后卫在最后时刻成功跻身名单,被媒体形容为“赶上了末班车”,徐杰本赛季场均贡献11.3分和5.6次助攻,三分球命中率保持在38.7%,虽然数据不算特别亮眼,但他在场上的组织能力和关键时刻的稳定性获得了教练组的认可。 “徐杰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数据上,”一位接近国家队的消息人士表示,“他在防守端的积极性、对比赛节奏的掌控以及与外援沟通的能力都是教练组看重的特质,在国际赛场上,需要这样能够稳定局面的后卫。” 徐杰的入选也打破了中国男篮近年来偏好高大后卫的选人趋势,证明在现代篮球中,技术特点和篮球智商同样可以成为小个子球员的立足之本。 名单中另一个引发讨论的名字是来自广州队的祝铭震,这位27岁的前锋本赛季场均得到9.2分和3.8个篮板,数据并不突出,值得注意的是,现任中国男篮主教练郭士强正是祝铭震在广州队的教练,这层师徒关系让部分球迷和媒体对其入选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篮球评论员张远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祝铭震是一名合格的CBA球员,但在这个位置上,是否有更多表现更出色的球员值得考虑?比如山西队的张宁或者浙江队的刘泽一,他们的赛季表现似乎更有说服力。” 支持者则认为,祝铭震的防守能力和团队意识符合国家队的需求。“国际比赛不是只看得分数据,”前国手王仕鹏在解说中表示,“祝铭震的防守强度和战术执行力是教练组需要的,而且他熟悉郭指导的战术体系,能够更快融入团队。” 从阵容结构来看,中国男篮的内线配置相对稳固,周琦虽然近期受到伤病困扰,但依然是中国男篮最可靠的内线支柱,胡金秋的多面手特性、余嘉豪的成长以及年轻中锋杨瀚森的入选,组成了既有即战力又有发展潜力的内线轮换。 后卫线上,赵继伟和胡明轩将承担主要责任,徐杰和廖三宁则需要证明自己能够适应国际比赛的强度,锋线位置则可能是最令人担忧的环节,除了阿不都沙拉木和崔永熙外,其他球员在国际大赛上的经验相对有限。 按照赛程安排,中国男篮将于2月22日在西安主场迎战蒙古队,随后于2月25日客场挑战日本队,与日本队的比赛尤为关键,近年来日本篮球进步显著,拥有多名海外效力的球员,将是中国男篮在亚洲的新兴竞争对手。 中国男篮主教练郭士强表示:“每支球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会认真准备每一场比赛,名单的选择是基于球队整体战术需求和球员状态决定的,我们相信所有入选的球员都能够为国家队做出贡献。” 本次名单公布标志着中国男篮进入新的备战周期,在去年世界杯和亚运会表现未达预期后,球队正处于重建阶段,如何平衡当下成绩与未来发展,将是教练组面临的主要挑战。 篮协相关负责人强调:“这份名单既考虑了即将到来的比赛任务,也兼顾了球队长期建设需要,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新老结合的方式,逐步完成国家队的新陈代谢,同时保持在亚洲范围内的竞争力。” 随着CBA联赛的激烈进行和国家队集训的展开,中国男篮的最终12人参赛名单仍可能存在变数,球员们在集训期间的表现和状态调整,将直接决定谁能够最终代表中国队出战重要的预选赛。 中国男篮的亚洲杯预选赛之旅将于2月22日正式开启,所有篮球爱好者都期待球队能够展现出新的面貌和战斗力,为中国篮球的复兴之路开个好头。名单出炉,新老结合显战略布局
徐杰压哨入围,小个子的大能量
祝铭震入选引争议,师徒关系受关注
阵容分析:内线稳固,外线待考验
赛程挑战:首战蒙古,次战日本关键
重建之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