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PRODUCT

独家专访,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

2025-09-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纽约曼哈顿晨边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一位身着运动服的亚裔青年正快步走向体育馆,他背着一个细长的黑色装备包,步伐轻盈却坚定,眼神中透着一股锐气,他就是费若秋——从法国职业剑坛转战美国常春藤盟校的击剑运动员,这位曾经在欧洲赛场屡获殊荣的“旅法剑客”,如今在哥大的图书馆与剑道之间,书写着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篇章。

从巴黎到纽约:一个出乎意料的选择

2023年秋天,当费若秋宣布退出法国国家击剑队并接受哥伦比亚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欧洲击剑界一片哗然,当时25岁的他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刚刚在法国锦标赛中获得花剑个人赛前三名的好成绩。

“许多人认为我疯了,”费若秋在哥大体育馆的休息区接受专访时坦言,“但我始终相信,运动员的成长不仅仅局限于赛场,哥伦比亚大学为我提供了竞技与学术兼得的机会。”

这位出生于中国上海,15岁独自赴法追求击剑梦想的运动员,道出了他选择哥大的深层原因:“在法国的十年里,我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剑手,但现在我想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更好的思考者。”

独家专访,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

象牙塔中的挑战:平衡学术与竞技

哥大学习生活的强度超出了费若秋的预期,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他每周需要完成大量的阅读和作业,同时还要维持每天至少四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最困难的是时间管理,”费若秋笑着说,“上午还在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下午就要迅速切换思维模式,在剑道上应对对手的进攻,这种转换起初非常吃力,但现在它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优势——击剑让我保持身体活跃,学习则让我的思维更加敏捷。”

哥大击剑队主教练罗伯特·本森对这位新队员赞赏有加:“费若秋带来的不仅是出色的技术,还有职业运动员的专业态度,他的到来提升了整个队伍的训练水准,尽管学业繁重,他从未降低对训练的要求。”

文化融合:法式击剑与美式竞技的碰撞

费若秋在法国训练的十年间,深受欧洲击剑传统的影响,强调技巧的精准和战术的灵活性,而美国击剑则更加注重体能和进攻性,这种风格差异最初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适应挑战。

“在法国,我们更像是在下棋,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而这里更像是国际象棋中的快棋赛,”费若秋比较道,“现在我正在尝试将两种风格融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打法。”

这种文化融合不仅体现在击剑风格上,也反映在他的日常交往中,费若秋流利的中文、法语和英语能力,使他成为连接哥大不同文化背景队员的桥梁。

独家专访,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

“体育是一种 universal language(通用语言),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会给它增添独特的色彩,”费若秋说,“我很幸运能够体验多种击剑文化,并将它们融会贯通。”

重返赛场:常春藤联盟的新星

经过一学期的适应期,费若秋在2024年春季开始代表哥大参加 NCAA 击剑比赛,他的表现立即引起关注,在常春藤联盟锦标赛中获得了花剑个人赛亚军,并帮助哥大击剑队取得了五年来的最好成绩。

“学校比赛的氛围与职业赛事完全不同,”费若秋描述道,“这里更注重团队荣誉,每个人都是为了学校的荣誉而战,当看台上的同学们为你呐喊时,那种感觉非常特别。”

尽管取得了成功,费若秋坦言大学生运动员的生活并不轻松。“有时候在比赛前夜,我还在赶论文;或者在重要考试前一天,刚刚结束一场激烈的比赛,但这种双重压力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专注。”

未来规划:体育与教育的双轨并行

对于未来,费若秋有着清晰的规划,他打算在毕业后继续击剑事业,但同时也会运用在哥大学到的知识,探索体育管理等领域的发展机会。

“体育生涯是短暂的,但教育带来的智慧是终身受用的,”费若秋说,“我希望将来能够帮助更多运动员实现体育与教育的平衡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和亚洲地区,那里有很多有潜力的年轻选手需要指导。”

费若秋还透露,他正在与哥大的同学们合作一个创业项目,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帮助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这个想法源于我自己的经历——在职业生涯中,我见过太多运动员因伤病过早结束职业生涯,如果能够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前预测和预防损伤,将对运动界产生巨大影响。”

跨越国界的体育精神

费若秋的故事超越了体育本身,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运动员形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职业轨迹,而是追求多方面发展的“学生运动员”。

“许多人仍然认为体育和学术是两条平行线,不可能真正交汇,”费若秋说,“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证明,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击剑训练培养了我的纪律性和抗压能力,这些品质帮助我应对学术挑战;而学术训练则提高了我的分析能力,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击剑战术和对手心理。”

在全球化时代,运动员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费若秋的经历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从中国到法国,再到美国,他不断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体育无国界,教育也无国界,”费若秋总结道,“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不同的可能性,我的击剑之路远非传统,但正是这种非传统路径让我获得了独特的视角和机会。”

随着采访结束,费若秋背起装备包,向我们告别后走向剑道,在那里,一群年轻的击剑手正等待着他的指导,在哥大的求学路上,这位“旅法剑客”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同时也为后来者开辟了一条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

在哥伦比亚大学古老的石墙建筑间,费若秋的身影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特质,体现着现代运动员的全新定义——不仅是赛场上的竞争者,更是学术殿堂中的思考者,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世界正期待着他下一步的精彩表现。

搜索